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97(2 / 2)
每年厂里自己的晚会都是常驻选手。站上去一点都不怯场。
上去就是一个红歌,那都是早些年电影里的歌曲,唱的还很地道。
厂里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一听说这是厂子里自己人演唱,都不吝啬掌声,才多大会儿功夫,手都要给拍肿了!
“好。”
“太好听了。”
“一点不输文公团。”
厂里自己举办的节目,没那些花里胡哨的串场,全都是干货。
这边演出结束了,才松一口气,紧接着那边的歌曲又响起来了。
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,可给大家过足了瘾。
连续三首歌,彻底让场子热了起来。随后就是民间搞笑艺人的小品。
刚一上去,台下乐成一片了。
这些搞笑民间艺人,那可都是在田间地头里练出来的本事。
就有的人天生有超强对幽默的感知,连语调的变化都能掌握的恰到好处。
同样的话,换一个人说,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。
但是他一说,笑的人肚子都痛。
台下的观众笑个不停。
台上的民间搞笑艺人也过瘾,以前说个笑话还担心村支书不高兴,现在可撒欢了演。
再说,演出一场二十呢。为了这些钱,也得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。
明明十分钟的演出,搞笑民间艺人硬是拉成了二十分钟,平均一分钟笑三次。
后台其他后场的人也不是吃素的!
大家都有攀比之心,哪儿能让他一个人独占鳌头,说什么也得出彩。
接下来好戏连台。
连一向严肃的厂长,厂领导他们都笑个不停。演员退场的间隙忍不住跟旁边再的人提:“比上次都有意思。”
他都听过一次了,本以为这次笑不出来呢,结果演员一上去,还是让他受不了。
“这都是人才啊。”厂里领导说着。
看着台下阵阵笑声联成热浪。
以前厂子里自己举办的再晚会可没见有这么好的效果。
这些效果,花点劳务费真的值了。
足足两个小时的演出,穿插了歌舞,三句半,小品。等散场的时候,大伙儿还嫌不足。
“这就没了。”
“再演一会儿呗。”
“成有意思了。”
还有的人重复刚才小品里的名句,笑的直不起腰今来。
两个小时的演出,观众一点没累,反倒是热情更高了。
大伙儿迟迟不肯散场。厂里舞台负责人找上沈清月:“现在咋整?”
沈清月道:“我试试。”随后回摊子前跟大家耳语了几句。
两个小时,足以烧够七十份儿的木炭。烧烤师父准备就绪。肉放在烤炉子上面,还没刷油呢,香味轰的一下炸开。
烧烤的香味是非常霸道的。
而且演出结束已经中午11点了,正是吃饭的点。
闻到了烧烤的香味,刚才聚集的人一下子散开了。都想烧烤抢一席之地。
↑返回顶部↑